顯示包含「80後兒時玩意」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80後兒時玩意」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過的熱血卡通- 下

當年錄影機仍未普及,tvb通常在暑假開始時由星期一至五下午4:00左右播放魔神英雄傳,記憶中九月尾至十月頭才完結,因為讀下午校及tvb不在早上重播的關係,往往第六及第七星界最精彩的就看不到,最喜愛的邪虎號是極少機會看到。


之後參考它的魔動王亦令我著迷,個人認為水屬性的那部機超型。

另外參考聖鬥士星矢的鎧甲聖鬥士亦不錯,但對比龍球及幽遊白書當然是次一級。


中期有兩套較冷門的是tvb 仙魔大戰,童夢,高智能方程式及atvNG騎士,內容吸引,值得一看,可以跟高達系列及機動警察一爭長短。



機械人是大部分男孩的情意結,後期出了很多機械人卡通: 宇宙騎士,熱血最強,勇者指令,變成金剛中的六面獸,可以變成六種不同型態,之後有一套卡通有一機械人可以變成七種, 但忘記了名稱。



勇者王是後期首推的動畫。


最經典的男兒當入樽slam dunk,很多同學因為它而打籃球,我就是其中之一,不論電視或漫畫,我同樣喜歡。其中三井壽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他浪費了兩年高中的黃金歲月,但從重燃鬥心的他身上感受到熱血。炎之男三井永遠是我最喜愛的角色。

2011年12月11日星期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過的熱血卡通- 上

其實之前提的紅白機遊戲全都是在朋友家或之後在586電腦上用模擬器玩的,所以兒時在家的最大娛樂是看電視。 除了被母親大人迫看的教育電視外,觀看最多的是430穿梭機及卡通片。

印象最深的是tvb的六神合體及atv的金剛戰神,它們的超合金玩具是每位小男孩都夢寐以求,而我亦擁有較平的金剛戰神。







另外有兩套卡通的主題曲到現在依舊記得起如何唱:
1)
神奇大帝主宰太空 三位忠心戰士
有勇氣 更有熱誠
似個正氣大孩子
星空軌跡裡飛
任務極神秘
看遠處家鄉之星
星光何明媚
狙擊奸黨惡魔
就是浩懷大志
我要這世界和平
肅清星空惡風氣
2)
烏蠅都嚇死
貓兒都嚇死
周身機關了不起
是用純正黃金來做你
自動變戰士
聰明伶俐神力夠犀利
黑心醜惡奸鬼要迴避
奸賊作反全力對抗顯本事
不偷懶不識話費事
足球小將是一套不停重播,但依然會追看的卡通,立花兄弟的一飛沖天彈跳射球是身邊最多人模仿,小學時我是其中一人,結果當然是狠狠的pk鳥。


另外中性化的IQ博士及叮噹應該沒有人未看過,不過沒有太多熱血成分, 另外漂零燕是我小時間有追看的。

反而另一套卡通魔神英雄傳是兒時的一個遺憾。


ps: 詳細資料可看下面條link:
http://evchk.wikia.com/wiki/%E5%AE%87%E5%AE%99%E5%A4%A7%E5%B8%9D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熱血的四驅及BB戰士模型

除了看兒童節目,打紅白機及拍萬變卡外,另一令我們瘋狂的就是四驅車後來四驅小子這卡通將這熱潮推上高峰。
定風翼,龍頭鳳尾,高轉齒輪,車軚,銀摩,金摩,黑摩,自制輕量化,就算是同一盒模型,出來後的成品可以完全不同,包括外觀及性能,盡顯各人的獨特性。


印象中現在的玩具反而沒有以前的可以有那麼多改動。




另外令小學雞時代的我沉迷的是Q版的高達模型。頑馱舞的確陪伴了我很多兒時時光:

那時會將所有模型平均分為兩大陣營,然後開始虛擬戰爭,一時單挑,一時群戰,自己可以在地上玩上半天。


當年自己把所有模型當成寶貝,不會讓妹妹碰,怕她弄破,但原來在我上學期間,母親大人已經帶出來給她大玩特玩,
我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若干年後妹妹更動說出那些模型一點亦不好玩,不明白為何我可以當成寶貝。

其實大部分我依然有保留,這亦可能是男孩的浪漫及熱血。


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

熱血之後仍是熱血,兒時的快樂進行曲



紅白機的熱血系列其實是暴力運動的遊戲系列,全部都有打鬥成份,幸好是Q版人物,血腥程度才得以降低,背景是當時日本中學,完全切合目標客戶年齡。

雖然熱血系列的第一款作品為1986年5月在街機上推出的橫向打鬥動作遊戲《熱血硬派》

,第二款作品則為隔年1987年11月在街機上推出的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但最先接觸的依然是熱血躲避球,本身這運動是帶一點暴力,遊戲關鍵在於接球時機的掌握及能否常chok出超必。


打後的熱血足球是TECHNOS公司自創規則,推人及從後飛鏟是合法的,活用超必射球是必要手段,爭取學界冠軍但遊戲變化不大,但之後的熱血足球3令人著迷,1993年的顛峰之作 , <上,下,左,右,A,B>可以創出很多不同的組合,紐波,前衝,跳起,勁射會破網,熱血足球1時的敵人已經成為隊友,日本名星隊挑戰世界,奇怪的是怎樣也找不到熱血足球2。


熱血進行曲是熱血的代表作,之後的熱血新紀錄不單沒有太大驚喜,更少了四人亂鬥,吸引力不足。



簡單的四項比賽,卻可以千變萬化,要看爆機畫面,只可用主角(白色)隊,紅色隊實力最強,之後是綠色隊(它的大頭隊長超強),實力第三是藍色隊, 留前鬥後是當時在賽跑時學會的,只要在入水前一個版圖拾到武器,入水後就屈打其他對手,令他們沒有足夠氧氣,之後失格,冠軍自然就手到拿來。



第2場賽跑比第一場難:


第三場是鬥快爆汽球:



第4場大亂打是百玩不厭:























熱血硬派雖然是最早期的作品,但印象只有帶起木桿打人,反而之後的古代劇是玩得最多,地圖中有秘道及隱藏商店。 招式是可以買回來,另外最重要是可以存檔,可玩度更高。

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喔噢"回歸,我們的集體回憶

在56k modem年代,放學後回家online ICQ 成為每天指定動作,跟朋友們網上聊天是件快樂的事。雖然打字遠不及用電話交談,始終文字上較為冰冷,沒有語氣,但同時可以和多人交流是電話做不到的,而且ICQ有white page這偉大功能。

記得中學時會用來search一些同區及年紀差不多的女孩交談,年少輕狂的確沒有錯,
熟絡後就會交換相片,如果相貌不差就會相約去睇戲及影貼紙相,其實拍了六年拖的女友是在icq認識的。
當年家人討厭約net friend 這種活動,幸好前女友是跟我讀同一所大學,結果只騙他們是在大學內認識的。
那時的ICQ號碼如同另手機號碼,但隨著MSN崛起,contact list上在線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好被迫放棄。

但<<那些年>>喚起了懷舊感,中學時自己改了個十個中文字的nickname勾起了很多回憶, 想不到它會復活。 list 上已經長期有十數人online 。

ICQ,你今日on左未?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那些年,我們一起打過火熱的紅白機

 任天堂的遊戲機絕對能稱得上是八十後最愛玩意,無人不識,應該沒有人未曾玩過,是當時的機皇。 其實在這之前任天堂是出產過一部名為灰機的機種,在紅白機時代才發熱發亮。

當中超多劊炙人口的遊戲:


泡泡龍


魂斗羅

(還記得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這組經典的密技嗎?)


孖寶兄弟
黃金十二宮

足球小將

三國志



雙截龍

沙羅曼蛇

坦克大戰

咭牌龍珠
拳拳體爆光,拳拳光氣氣 到現在依舊有印象:



到了現在依然會在電腦模擬器玩的是熱血系列
熱血進行曲
熱血足球1 及3
熱血時代劇
熱血躲避球
熱血硬派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那些年,我們一起炒過的閃卡

香港人是熱愛炒賣的民族,近期當紅熱炒當然是4GS,至於炒股炒樓就不用說。

其實炒賣風氣早在我們八十後的小學雞時代已經有。當年用一元抽回來的閃卡可以被炒上過百元。 我還記得第一次看見了第一代萬變咭是在circlek,之後經過半小時的游說, 父親大人絡了我一元硬幣,明明是想抽星矢,結果因為心急而入錯了龍珠的咭機,抽了豬八戎,三歲定八十,急躁性格依然是改不了。
第一代龍珠一號閃咭:

記起當時母親大人到街市買餸,因為街市濕滑而放低我在文具店門口,跟一大班年紀相近的小學雞一齊看著別人抽卡,大部分是運吉的多,有些有錢的亦會看上半天才抽,希望隔十至二十張白卡就會有一張閃,其後亦衍生出照卡(用電筒照射卡邊是否反光)洞及chok(入一元出兩張以上的卡)等技術,現在當然識chok樣才更值錢。



進化後的咭機加了一塊銅片防照,另外拍卡成為了我們一群男孩的課外活動:每人出一至數張卡在地上或桌子上,輪流在一定距離外用拍手的風力令卡反轉就可以獲得那卡。
戰績:

之後有yes卡及球星卡出現,當然
SD高達、街霸、洛克人、四驅車、Sailormoon、魔動王及魔神英雄傳都有出咭。
yes咭:



中學時流行了一時的magic卡自己亦有玩,$60一盒加上不停更新版本,不是每位學生可以支付得起,玩了2代就停了。

Ps: 我自己的閃卡不知放到那裡了~~~